山东省莱州市:高质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让城市有“里”有“面”
人气:发表时间:2023-10-23
海绵城市建设是加快城市转型、提升城市品质、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。今年以来,莱州市紧抓海绵城市建设契机,结合城市更新重点项目,不断探索完善城乡防洪排涝体系,改善城市生态环境,用“绣花功夫”做好城市建设管理,努力打造“会呼吸”的海绵城市,使城市既有“面子”,更有“里子”,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系统规划 强力推进
近年来,莱州市住建局围绕海绵型建筑与小区、海绵型道路与广场、海绵型公园与绿地、内涝治理、管网建设、雨水收集利用、防洪等多个领域,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,全面加快海绵城市项目申报和建设进度,大力提升全市防洪排涝能力及地下空间建设水平,切实改善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。
莱州市根据烟台市发布的《关于印发烟台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》,科学制定了《莱州市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方案》,全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。同时,对标海绵城市建设新要求,及时优化调整在建项目的规划设计,严格把关新建项目的标准规范,努力做到加“海绵”不加投资。创新工作方法,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海绵城市建设任务,努力建设莱州市海绵城市示范工程,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海绵经验。
内涝治理 优化环境
海绵城市建设是缓解城市内涝的重要举措之一,使城市在适应气候变化、抵御暴雨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和韧性。海绵城市建设通过采取“渗、滞、蓄、净、用、排”等措施,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。
莱州市住建局总投资30多亿元,在老旧小区改造、道路广场建设、城市内涝治理及雨污分流建设、鼓楼街片区城市更新等重点项目实施中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,努力打造海绵城市建设精品示范项目。通过对雨污分流管道的改造,提高城市道路快速排水的能力,同时,有组织地将雨水通过雨水管网汇入城市绿地与广场内调蓄、回用,有效缓解内涝积水问题。
“今年,我们还对部分道路工程建设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,对其中尚未完全实现既定目标的局部位置,进行二次提升,消除城区重点易涝区段。对云峰家世界、新一中北门、西三岭子、老玻璃厂等四处部位通过增设雨水口、雨水支管、疏通既有管渠等措施,进一步解决排水不及时的问题。在今年强降雨期间,城市降水的外排速度不断加快,改造效果明显。”莱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。
截至目前,莱州市已完成雨污分流道路改造12条,敷设雨污管道27.4公里,路面沥青硬化面积25.3万平方米。
改造提升 扮靓城市
近日,细心的莱州市民发现,掖县街等提升改造后的人行道实施了分区粉刷划线,红绿两色相间的道路宛如一条条彩带串起了城市美景。市民们纷纷感叹,看起来整洁大气又好看,走在路上既舒适又赏心悦目。原来,今年,莱州市将部分道路人行道改造为透水混凝土铺装,在扩大城市透水层面积,提升城市整体蓄水能力的同时,进一步提升了城市颜值。
截至目前,已完成文昌北路、文化东街、府前街、定海路等18条道路透水铺装改造,改造面积合计25.16万平方米。
“海绵城市建设需要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,下步,我们将海绵城市透水铺装、下沉式绿地、植草沟等海绵技术措施不断融入到城市建设项目中,以点带面,突出实效,让城市既有‘面子’,更有‘里子’。”莱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。(来源:莱州市委宣传部)
博悦佳轻质隔墙板咨询热线:400-013-9278 、 18071719278(施先生)。
同类文章排行
- 安徽将全面推进智慧工地建设
- 江苏启动两大提升行动建设“好房子
- 四川绵阳加快推动建筑业“建圈强链
- 江苏“住有所居”扩容精进
- 山东聚焦“好建造” 完善工程质量安
- 青岛已累计培育123个智能建造试点项
- 漳州市住建局:解码绿色建筑 共享低
- 海南装配式建筑产业绿色化、智能化
- 会呼吸的窗能保温的墙,绿色节能住
- 合肥将“严管”装配式建筑实施
- 烟台:“四好”建设 助推建筑业转型
- 全国首个智能建造装备管理平台在苏
- 国家标准执行在即——各地多措并举
- 合肥打造全省首个建筑业总部基地片
- 国家统计局:城镇化还没有完成,房